图片
02第二招:给自己的执念办个“离职手续”,把这些执念全都扔掉我观察过身边那些总是不快乐的人,发现他们有个共同点:心里都住着一个“执念旧情绪”。比如:“他都背叛婚姻了,为什么我还要痛苦?”“五年前那个项目要是成了该多好……”这些念头就像电脑后台程序,偷偷消耗着你的快乐内存。有个读者曾给我留言:“分手三年,突然发现前任的淘宝账号还保存在我的常用地址里,那一刻我笑了,原来我一直在给回忆交'云存储费'啊!”后来她做了个仪式:把前任送的东西打包捐了,聊天记录和账号清空,甚至还换了套新餐具。用她的话说:“不是放过他,是放过总惦记他的自己。”《禅与摩托车维修艺术》里有句话:“有时候旅行不是为了到达目的地,而是为了学会不带行李。”你心里那些“要是当初……”“凭什么我……”的念头,就像带着发霉的三明治去野餐,除了让自己反胃还有什么用?所以建议你这样做:-列出最耗自己心力的三个念头;-删除以前的照片、烧掉或扔掉相关物品;-每天只准想这件事10分钟。我闺蜜的方法更绝:她专门开了个微博小号@垃圾执念回收站,每次钻牛角尖就去发条微博,然后立刻退出不看。半年后回头看,发现大多数烦恼根本记不清了。你看,我们总害怕放下执念会失去什么,其实失去的只有枷锁。图片
03第三招:退出别人的生活,只专注于自己现在打开你的手机相册,是不是满屏别人的生活?旅行打卡、健身成果、宝宝九宫格……我们就像进了个大型游戏厅,看别人玩跳舞机得分高就觉得自己也该蹦跶两下。结果呢?把人生过成了永远在对比中觉得自己差一截。上周有个00后读者找我诉苦:“看到同学都月入过万,我考研二战压力好大。”我问她:“如果你生活在只有自己的孤岛上,还会选择考研吗?”她愣了半天说:“我可能会先gap一年学陶艺……”看,答案早就在心里,只是你被别人的进度条盖住了而已。毛姆说过:“一个人能观察落叶、羞花,从细微处欣赏一切,生活就不能把他怎么样。”那些活得舒展的人,不是没有比较心,而是学会了“选择性眼盲”,对别人的高分视而不见,对自己的小进步放大检视。分享几个退出内耗的小技巧:- 设置“朋友圈斋戒日”(周二周四不看);- 制作“个人成长时间轴”代替与他人比较;- 每天记录三件“关你屁事”的事。我有个做自媒体的朋友,每次焦虑数据时就翻出自己三年前的第一篇文章。用她的话说:“和过去的自己比,我现在简直是开了外挂!”你看,当我们停止用别人的尺子量自己时,连呼吸都会变轻松。图片
04有句话说得好:“真正的成熟,是终于学会了哄自己开心。”这不是逃避现实的阿Q精神,而是一种高级的生活智慧,知道什么时候该躺平充电,懂得及时清理情绪垃圾,明白人生不是竞技场而是私人订制。正如哲学家尼采所言:“每一个不曾起舞的日子,都是对生命的辜负。”而我要说:每一个懂得哄自己开心的瞬间,都是对生命最深的敬意。现在,就去给自己泡杯茶吧?用你最喜欢的杯子。以上内容(包括图片及视频)为创作者平台"快传号"用户上传并发布,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